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在视察“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”深圳落地情况后表示 ,香港将继续推动跨境医疗融合和创新,计划今年将试点计划扩展至九个城市,包括惠州 、绍兴、珠海、江门和佛山等。
卢宠茂强调,粤港医疗合作政策上强调“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” ,旨在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,建设“健康湾区” 。他提到,深圳前海作为深港服务合作区 ,对跨境香港居民的生活和就业便利至关重要。目前,除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外,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已开启试点计划。
“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”是粤港医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,也是大湾区医疗融合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政策。香港长者医疗券是特区政府给予65岁以上长者的医疗福利,每年最多2,500港元,可用于私营医疗服务 ,特别是基层医疗检查和治疗 。2024/25年度,长者医疗券的开支达到33.2亿港元,而今年的预算将超过42亿港元。
长者医疗券跨境使用已满十年 ,自2023年行政长官提出试点计划以来,医疗券在大湾区迅速发展,两年内实现了九个内地城市的全覆盖。此外,长者医疗券的使用促进了跨境病历互通 ,通过医健通系统,香港长者可以携带香港病历跨境,并带回内地病历资料 ,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 。
卢宠茂还提到,目前有三家试点医院,包括深圳的北大深圳医院 、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。这不仅是医疗机构的加入 ,更重要的是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都有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医疗券。这对于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非常重要,因为内地的养老条件可能优于香港 。据估算,可能有超过50万香港市民常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 ,试点计划使他们能够在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方便地使用医疗券,无需返回香港,从而更安心地在大湾区养老。
关于未来扩展计划 ,香港医务卫生局表示,将循序渐进地考虑扩展医疗券使用范围。2023年行政长官宣布后,去年六月开始了七间医疗机构的试点,主要围绕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 。今年扩展至九个城市全覆盖 ,包括惠州、绍兴、珠海 、江门和佛山。当局将积极考虑在大湾区试点计划评估后,根据香港居民养老地点的需求,如福建可能成为下一个考虑点 ,因为香港有“福建计划”让香港长者到福建养老。
年度 长者医疗券开支(亿港元) 2024/25 33.2 2025/26(预算) 超过42